(网经社讯)当地时间4月17日,第30届拉巴特国际书展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盛大开幕。作为非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盛会之一,本届书展吸引了全球超200家出版及文化机构参与,规模创历史新高。中国代表团以创新模式亮相,由京东图书与人民天舟(北京)出版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多家中国出版社参展,通过千余册精选图书和丰富的文化活动,向非洲读者展现中华文明精髓,深化中非文化交流合作。
一、参展亮点:古今交融的“中国书架”
1. 经典与IP共振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京东图书携《四大名著珍藏版套装》《中国哲学简史》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等经典作品参展,其中《四大名著》以传统装帧结合现代解读,成为现场焦点,吸引大量读者驻足137。与此同时,热门影视IP《哪吒2》的衍生图书《哪吒三界往事》《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》也引发非洲年轻群体热捧,成为“破圈”利器。
2. 全景展现中国,多维叙事获好评
《这里是中国》系列图书以地理视角串联中国自然景观、现代化建设与文明传承,通过高清图片与深度内容,呈现“山河之美、建设之美、文明之美”,赢得非洲读者广泛赞誉136。此外,《中国造像之美》《画说六千年》等社科类书籍,通过视觉化叙事让全球读者触摸中华文明脉络,感知当代中国发展脉搏。
3. 减贫经验与产业协同,输出中国智慧
中国国际减贫中心出版的减贫实践图书,以案例与数据结合的方式展示中国扶贫成果,吸引多国出版机构关注。湖北水总、南通富士美帽业等企业也通过文化衍生品展示,推动“产业+文化”协同出海。
二、文化互动:从“阅读”到“体验”的升级
1. 主题活动激活本土共鸣
书展期间,京东图书与人民天舟策划了《生活在中国》非洲首发、中国茶文化品鉴等活动。摩洛哥作为全球最大绿茶进口国,京东联合卢正浩、八马等品牌展示龙井、碧螺春等名茶,以茶为媒搭建文化对话场景。
2. 出版合作深化“本土化叙事”
京东图书与摩洛哥及非洲出版机构达成多项合作意向,探讨翻译出版、联合发行等模式。例如,计划将《这里是中国》系列适配非洲本土语言,结合当地地理文化特色推出定制版本。
三、战略意义:从“图书贸易”到“文化生态”构建
1. 供应链赋能全球分发
依托京东全球供应链网络,非洲读者已可通过京东图书直接购买参展书籍。未来,京东将推动更多中文作品进入非洲主流渠道,并探索“海外仓+本地化运营”模式,降低物流与分销成本。
2. 文化传播的“多维共振”
京东图书提出“内容+场景+体验”立体化传播策略:
内容创新:融合影视IP、数字阅读等载体,增强文化产品吸引力;
场景拓展:通过书展、电商直播、线下快闪等多渠道触达用户;
体验深化:利用AR/VR技术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,如《清·孙温绘全本红楼梦》的数字化互动展示。
3. 响应“一带一路”人文合作
此次参展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具体实践。通过图书与文化交流,京东图书助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,推动“软实力”与“硬联通”协同发展。
四、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
1. 开辟出版业出海新路径
传统出版机构依赖版权贸易,而京东凭借电商基因与供应链优势,探索“直接触达消费者+本土化运营”模式,为中小出版社降低出海门槛。
2. 挑战与机遇并存
内容适配性:需避免文化折扣,例如《四大名著》需配套导读与背景解读;
竞争加剧:拼多多、1688等平台也在布局跨境图书,差异化供给成关键。
3. 长期愿景:构建全球文化供应链
京东图书计划未来三年内,联合出版界织密覆盖50国的文化分发网络,并通过AI翻译、区块链版权管理等技术,实现内容生产、分发、消费的全链条数字化。
结语
拉巴特书展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,更是中非文明对话的生动注脚。京东图书以书为舟,载中华文化远航,其“从贸易到生态”的转型,为文化出海提供了新范式。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宏图下,如何以更轻盈的姿态跨越文化鸿沟,让世界透过书香读懂中国,将是京东与出版界共同探索的长远命题。